佛教在線峨眉山訊 據峨眉山佛教網消息:2019年11月28日,中國佛教協會居士委員會會議將在峨眉山大佛禪院舉行,屆時,來自全國各地的高僧大德、居士代表及社會各界的嘉賓將云集普賢菩薩的道場。為彰顯巴蜀文明的神秘悠遠,增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驗,在中國佛教協會、四川省佛教協會、峨眉山佛教協會的支持下,峨眉山大佛禪院將攜手四川古玩收藏協會、天府文旅、優芮藝界,共同舉辦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珍品展”。這是四川古玩收藏協會首次走進圣地峨眉,與佛結緣。商青銅、漢歙硯、唐三彩、宋錢幣、明青花、清紫砂……近千件珍寶級藏品奏響巴蜀文化的金色華章。
為讓展覽呈現完美狀態,四川省古玩收藏協會會長、著名藏獒畫家林躍親自牽頭,召集錢幣、古家俱、金絲楠烏木、玉石、隕石、金石硯、珠飾、陶瓷、書畫、佛像、唐卡、鳥籠、化石等13個專委會與雅安、資陽、溫江等幾大分會,聯合幾十位四川省知名民間大收藏家,經過幾個月尋寶、獻寶、鑒寶,最終甄選出幾百件珍寶級藏品。
展覽設在峨眉山大佛禪院新落成的金色華藏,大氣恢弘、曲徑通幽,文物書畫陳設其間,文化氣息撲面而來,它與峨眉山書畫藝術長廊共同構成了約30000㎡的峨眉山普賢文化中心。
此次展覽共設有4個展廳,均位于金色華藏一層,共3000㎡左右,聲勢浩大。它打開了巴蜀傳統文化與佛教名山圣地對話的窗口,不僅是四川文化界、收藏界的一大藝術盛會,更是中華文化與收藏藝術相融共通的一次殊勝緣。
本次參展的藏品以“珍”、“稀”、“名貴”為特點,顯示了四川民間古玩收藏界的巔峰水準。它們大多數從商周秦漢、唐宋明清穿越時光而來,其中不乏孤品和“世界之最”,還有許多件首次向大眾展示,都是在別的地方看不到的奇珍異寶,觀賞價值極高。它們并非抽象藝術,硯臺、鳥籠、字畫、陶瓷……均來自古今蜀人的生活日常,卻最能夠展現這片土地上的人類智慧。
活動期間,還有茶藝表演、禪養系列體驗與講座及藏品分享會。在輕松的文化氛圍中,去傳承、弘揚傳統文化,緊緊抓牢中華民族綿延不絕的“根”與“魂”。
部分展品預覽
○ 百羅漢圖古拓
○ 唐卡
其中《萬佛圖》,長5.87米,寬1.39米,繪制的主尊為五方佛,周圍繪制小佛像共計萬余尊,歷經7年共同完成。
○ 雷公墨玻璃隕石(雷公+雷母)
為目前全國發現的最大的雷公墨,重量分別為32.75公斤和30.9公斤,1996年在海南省被發現,是紀錄最早的玻璃隕石,本次展出是首次亮相,蔚為震撼。
○ 天然夜明珠
這枚純天然夜明珠,高6.5厘米,寬4.5厘米,厚2.5厘米,重171.2克,其玉質肌理十分罕見,未經過任何人工處理,紋理清晰,夜幕下發出淡藍色光芒,是觀賞價值極高的稀罕寶物。
○ 宋代三彩鹿
這件藏品出自南宋,是全國唯一一件三彩鹿。它繼承了唐三彩瓷工藝,色澤青翠明艷,文飾流暢大方,是不可多得的名貴瓷品。花紋為福、祿、壽中的“福”、“祿”,代表吉祥如意。
○ 商晚期簋式爐
它是中國青銅器時代標志性青銅器之一,至今已有3000多年。簋爐侈口、束頸、鼓腹,一對獸耳,高圈足。頸飾雷云紋組成的獸面紋,內底鑄“銘文”兩字。爐身每一處歷史留下的痕跡都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。
○ 清中期太師椅
這套椅為小葉楨楠鑲嵌黃楊木材質,采用拐子紋為主線,流暢、秀美,主題圖案為博古圖,文氣、大方。整個用材選用四川頂級金絲楠木,在突出表現的地方配以小葉黃楊鑲嵌,可見當時主人的富貴和講究,整個器型大方穩重,不失秀美,存世至今百年有余,為川工太師椅中的精品,乃上乘之作。
○ 涅槃圣武龜化石
這是5300萬年前始新世印度象龜化石,堪稱世界象龜鼻祖,是世界最大龜化石,本次珍品展國內首次展出。
○ 清乾隆御制料胎雙喜登梅鼻煙壺
清乾隆時期的御制料胎、圓柱瓶體狀鼻煙壺。瓶底落“乾隆御制”四字楷書款。瓶蓋鮮紅艷麗,如鶴頂紅般醒目。瓶頸處著一圈靛藍,下飾一圈鎏金葉紋;瓶頸下部向內收緊,下接瓶身。瓶身黑底,飾以粉梅,色彩感豐富;瓶身雙開窗,均繪制生動的“雙喜登梅”圖,使人仿佛能聽聞其輕快婉轉的叫聲。古人認為“聞鵲叫,必有喜事來”,此圖理所當然成為喜事降臨的文化符號。
○ 唐代三彩彩繪大盆
此盆是唐代邛崍窯所燒制出的三彩彩繪大盆,在唐宋無大器的工藝生產條件下,邛窯燒制的碩大三彩彩繪瓷是偉大的科技與美學進步,體現了巴蜀文明對世界陶瓷史的巨大貢獻。
○ 明代金絲楠木男相觀音菩薩像
這尊明代金絲楠木男相觀音菩薩像,歷經400多年仍保存完好,純手工雕刻,面相莊嚴,表情生動,頗有唐宋遺風。
○ 猛犸牙四方繡燕籠
此四方繡燕籠采用猛犸牙全雕刻工藝,并且鑲嵌金絲,工藝復雜,材料稀少,雕刻難度極高。
歡迎投稿:
Email: [email protected](國內) [email protected](國際) 在線提交
QQ:983700265 電話:010-51662115轉8005 論壇投稿
免責聲明:
1.來源未注明“佛教在線”的文章,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,不代表佛教在線立場,其觀點供讀者參考。
2.文章來源注明“佛教在線”的文章,為本站寫作整理的文章,其版權歸佛教在線所有。未經我站授權,任何印刷性書籍刊物及營利性性電子刊物不得轉載。歡迎非營利性電子刊物、網站轉載,但須清楚注明出處及鏈接(URL)。
3.除本站寫作和整理的文章外,其他文章來自網上收集,均已注明來源,其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,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權益的地方,請聯系我們,我們將馬上進行處理,謝謝。
相關新聞
投稿:010-85285027 信箱:(國內) (國際) QQ:2326936829
傳真:010-51662115轉8013 客服信箱: 客服電話:400-706-8559 客服QQ:847698935 在線留言
吉祥寶塔迎請:15117935615 010-51662115轉8026 010-51656995
祈福 佛教在線(www.ptmgfg.live)網絡聯系人:子桑 聯系電話:010-85285027
辦公地址:北京朝陽區外館斜街甲1號泰利明苑 郵編:100011 乘車路線及地圖
網站地圖 義工報名 QQ:847698935 QQ群:21264446 招聘 技術支持:010-51662115轉8023
京ICP證020416號-14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4359號
Copyright ©1996-2012 佛教在線版權所有